环艺所在尾水深度净化及生物电化学修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环艺所水环境修复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科院二区,IF=8.0)上发表了题为“Aquatic macrophytes mitig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nitrogen removal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during tailwater treatments”的研究论文。环艺所吴昊平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秦红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生活污水处理厂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但传统技术处理后的尾水中仍然残留较大量的溶解态氮素,有机碳匮乏,导致碳氮比(C/N)偏低,存在引发富营养化等潜在风险。水生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的污水净化技术,在通过根系直接吸收氮磷等营养的同时可刺激根系微生物生长代谢,间接促进水体脱氮。然而,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对低碳氮比尾水氮去除的具体贡献不明确,且水生植物脱氮过程中的生长和代谢特性对典型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也存在争议。本研究揭示了水生植物深度脱氮和减少N2O排放的机理,并表明利用水生植物(E. crassipes和P. stratiotes)进行水体修复在尾水的生物脱氮及N2O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有助于缓解尾水净化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矛盾。
本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高水平农科院建设)(R2021YJ-QG003, R2022YJYB3005, R2023PY-JG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510, 52000041)以及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012037, 2021A1515011087)等项目资助。(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016/j.jenvman.2024.122671)
此外,团队还联合武夷学院、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科院二区,IF=8.0)发表了题为“Bio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ies for soil and sediment remediation: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的综述论文。环艺所蔡茜茜青年副研究员、武夷学院唐家桓教授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继兵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文全面概述和分析了在受污染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新兴污染物的生态去除机制,包括植物-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增强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策略。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07246)以及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高水平农科院建设)(R2023YJ-YB3009)等项目资助。(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016/j.jenvman.2024.122602)